查詢村莊 用戶中心

                                              揚州剪紙介紹

                                              揚州剪紙

                                              揚州剪紙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是我國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隋煬帝三下揚州,廣筑離宮別館,恣意游樂。每到冬天,園苑中花樹凋零,池水結冰,煬帝游興不減,令宮女們仿照民間剪紙,用彩錦剪為花葉,點綴枝條,掛于樹上,同時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塊,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艷麗景色,以賞心悅目。這反映了揚州剪紙的源遠流長。

                                              唐代,揚州已有剪紙迎春的風俗。立春之日,民間剪紙為花,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或懸于佳人之首,或綴于花下”,相觀以為樂。剪紙還有一些特別用途,民間剪紙人、紙馬及紙錢等,用來祭奠鬼神。大詩人杜甫寫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吾魂”詩句,即謂此。1980年春,揚州各界迎接“鑒真大師像”回故鄉“探親”,剪紙藝人作了《鑒真大和尚》剪紙,趙樸初先生為之寫《憶江南》詞一首,有“明目滿城歌過海,神工剪紙與招魂”之句。

                                              明清時,揚州剪紙增強了裝飾性,欣賞結合實用,既用于婦女兒童的裝飾,作為刺繡的底樣,剪制鞋花、枕花、臺布花、床單花等;也用于民間風俗“儀飾”,如年節圖案、喜慶圖案、門前花飾、燈采花、龍船花、斗香花之類。民間剪紙藝人憑著一把剪刀,幾張宣紙,百般變化,寓意多端,剪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壽、財喜等等花樣來。直至清末民初,揚州仍有不少藝人賴剪紙手藝謀生。

                                              解放后,剪紙同其他傳統手工藝一樣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1955年,成立了民間工藝社(現為揚州工藝廠),把民間流散的藝人組織起來,并安排了良好的工作條件,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F在他們品種已有1000多種,銷售至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貢獻。著名老藝人張永壽,是揚州剪紙藝術的優秀代表。他從12歲起隨父學藝,經歷了70多個藝術春秋,創作了數千幅剪紙。其主要作品有50年代的《百花齊放》、70年代的《百菊圖》和80年代的《百蝶戀花圖》三部剪紙集?!栋倩R放》剪紙集出版時,郭沫若同志為之寫詩云:“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主來。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1979年,張永壽被國家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日本朋友稱譽他為“人間國寶”。

                                            1. 上一條: 邵伯秧號子
                                            2. 下一條: 高郵民歌
                                            3. 長按其中二維碼通過“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
                                            4. 村村通百家號百度百家號
                                            5. 村村通頭條號頭條號
                                            6. 村村通B站號B站
                                            7. 村村通微信公眾號關注微信公眾號
                                            8. 村村通抖音號
                                              抖音號cunwww
                                            9. 村村通快手號請關注快手號
                                            10. 廣陵區民俗
                                            11. 古琴,又名七弦琴,是我國一種古老樂器,古琴有三種基本音色,即宏亮如鐘的散音,清透明亮的清音和優雅柔美的按滑音,表現力非常豐富,二千多年來,流傳大量琴書,保留了三廣陵琴派
                                            12.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占得一個恰如其分的“瘦”字。廋西湖長十余里,猶如一幅山水畫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揚州獨特風格的江蘇揚州廋西湖
                                            13. 戰國時期,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超過了工期沒有完成,就被韓王下令殺害了,當時聶政沒有降生。聶政長大后,母親告訴了他父親的遭遇。自此,聶政就立下為父報仇,刺死韓王聶政學琴報父仇
                                            14. 揚州現存不少鹽商大宅,在鹽宗廟的旁邊就有一處盧氏住宅,屋主為盧紹續,這宅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前后九進帶花園,確實是高墻深院,規模宏敞,氣派非凡。盧揚州盧氏鹽商住宅
                                            15. 嵇康人中龍,義不可當世。視彼盜國賊,伎倆如兒戲。時辭蕩湯武,千載有生氣。臨命索琴彈,聊示不屑意?!?明)杜?!讹怠凤?,字叔夜,戰國時魏國卓越的音樂家、詩人廣陵一曲祭英靈
                                            16. 揚州清曲是在明清時期流行于揚州一帶的俗曲和小調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曲藝唱曲形式,又名“廣陵清曲”、“維揚清曲”,俗稱“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于江蘇省的揚州、鎮揚州清曲
                                            17. 拆凍鯽魚是揚州地區的傳統名菜。鯽魚在我國歷來是席上佳肴,早在宋代,它已經成為酒店、菜館的名菜,而且品種繁多。據南宋《夢粱錄》、《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載,當時臨安(拆凍鯽魚-揚州傳統名菜
                                            18. 訂婚揚州習俗稱訂婚為“下茶”。訂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稱”穩親”,是在男女尚年幼情況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F在自由戀愛,只要雙方談揚州婚俗
                                            19. 廣陵區推薦民俗
                                            20. 廣陵區江蘇揚州回回堂(普哈丁墓)
                                            21. 廣陵區揚州盧氏鹽商住宅
                                            22. 廣陵區聶政學琴報父仇
                                            23. 廣陵區廣陵一曲祭英靈
                                            24. 廣陵區拆凍鯽魚-揚州傳統名菜
                                            25. 廣陵區揚州絨花
                                            26. 廣陵區揚州剪紙
                                            27. 廣陵區江蘇揚州廋西湖
                                            28. 廣陵區廣陵琴派
                                            29. 廣陵區古琴樂曲《胡笳十八拍》
                                            30. 廣陵區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
                                            31. 廣陵區三把刀
                                            32. 廣陵區揚州燈彩
                                            33. 廣陵區揚州清曲
                                            34. 廣陵區揚州婚俗
                                            35. 廣陵區揚州剪紙
                                            36. 91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