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包括祭祀祖先和神仙兩種。陸川縣橫山鄉客家人沒有宗教信仰,但是有特定的信奉對象,那就是我們的祖宗。我們在很多時候都去祠堂祭祀祖先。對神仙的敬奉則表現在時運不濟時向仙婆問命運和積極參與觀音廟的祈?;顒?。在橫山,客家人對祖宗的崇敬遠勝于對任何神仙的崇拜,大概是因為我們客家人心懷故土只能寄托于崇宗敬祖吧。對于祖先的祭祀大多在節日到來的時刻,其次家庭有婚喪嫁娶、幼兒出世,或者在祈福去災的時,只要是想得到祖宗的庇佑的時候,陸川縣橫山鄉客家人都會虔誠地到祖宗面前祭拜。
客家人分姓氏,分別設有祠堂,祭拜祖宗的活動通常是到祠堂進行。節日是全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人間美好生活的時刻,在這種特殊的時候,崇祖敬宗的客家人最先想到的事情就是要讓自己的祖先也充分感受世間的快樂和溫情,絕不能把祖宗置于遺忘的角落,客家人的每一分喜悅都要和祖宗分享。因此,在節日那天,家長們一大早就會起床,先把祭祀用品一一準備好,然后再把自己渾身上下收拾干凈整潔,最后把備好的祭品裝在籃子里,帶著一種神圣的情感帶著祭品來到祠堂里。祭祀過程的進行可以稱之為儀式,首先,客家人把祭品(香紙炮除外)一一擺放在祖先牌位前面,并在祖宗面前燃上香,這時,他們的心情是圣潔的,表情是嚴肅的。然后,客家人輕輕舒展一下自己的衣服使之顯得精神。接著,客家人彎腰低頭、雙手抱拳、眼睛看向祖宗的牌位并輕輕地上下晃動自己抱拳的雙手,同時在心中跟祖宗分享節日的歡樂或者默念自己的祈禱,也有的人說出聲來,主要是祈求祖宗保佑家人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然后就是燒紙,在紙被燒著后燃放鞭炮,接著給祖宗添酒、添茶,然后再次雙手抱拳并輕輕地上下晃動,請祖宗吃祭品,幾分鐘后,客家人才像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大事一樣,把帶來的祭品收回去。
這就是陸川縣橫山鄉客家人通常說的“燒紙”,即祭祖。祭祖除了在傳統節日進行外,如果家有大事,主家也會去祠堂敬拜祖先的。祭祀用的祭品除了香、紙、炮外,擺在祖先牌位前的食品類有雞肉(一只熟的整雞)或者鴨肉(一只熟的整鴨)或鵝肉(一只煮熟的整鵝)、豬肉(豬身上好的部位)、米酒(三杯)和茶(五杯)。祭祀活動完畢以后,陸川縣橫山鄉客家人會用祭祀后的食品做滿滿一桌子美味佳肴,把飯菜、茶酒擺設得就像吃宴席一樣,非常隆重。好客的客家人在節日時還會邀請彼此到自家去做客,只是適逢佳節,客家人通常都會在自家里過節,所以雙方都謝謝對方的邀請并婉拒對方的盛意。
除了節日以外,陸川縣橫山鄉客家人在結婚,喪葬,小孩出生、三朝及滿月等等各種事情上也會到祠堂祭祀祖先,在祖宗面前表達自己的美好愿望,期待一家人一生都平安順利。